Everything new starts with a “Yes”

CY
Jul 4, 2022

--

曾跑過N百場演出當觀眾,總喜歡也習慣把舞台留給別人。萬萬沒料到自己有一天會上台演即興。

近半年來,身心和外境都處於不穩定。某一天,內心有股翻滾的焦躁,自覺強烈需要新的刺激,還得滿足多重條件:

  1. 不可帶有絲毫上進、奮鬥、自我成長的性質
  2. 要是過去從沒經驗過的形式
  3. 必須是動態、大量運用身體,但不能是健身等帶有目的性的行為
  4. 一定要實體,不可線上
  5. 要帶狀,非單次
  6. 越快越好,最好立刻開始

條件已經夠嚴苛,又逢疫情高峰,多數實體活動都取消或延期,剩下的總有哪個條件不滿足。這時想起長期關注但始終沒去的勇氣即興,正巧有新一期基礎工作坊,連續七個周三晚上上課,四天後開班。牙一咬,刷了卡。

說不擔心半途而廢是騙人的(我受得了這麼沒目的、這麼未知的狀態嗎?還連續七個禮拜?這到底要幹嘛?),但實在沒別的選擇,便做最壞打算,萬一第一堂上完就想跑,學費就當隨喜劇團的功德金。

結果除了身體不適請假過一次,其餘六堂課都全程參與,自己也嘖嘖稱奇。

***

收穫確實是有的,不是條列式的心得,而是每個當下的體驗,是一次次把自己丟進「無法準備只能先行動」的狀態。過程往往混亂又羞恥,但也很好玩,很自由。

即興劇仍有基本原則,以「Yes, and…」為核心,衍伸出相信彼此、照顧夥伴、專注傾聽、分享控制權等等。但在這些基礎上的玩法無限,點子可以來自語言、聲音、眼神、身體、動作、表情、甚至意外狀況,每個瞬間都可能如盤古開天,迸發全新世界。

練習中也常發現,因規訓而生的自我審查機制有多麼強大。雖然即興劇大師Keith Johnstone會說「沒有人真的腦袋一片空白」,但多年來已經習慣先批評自己,點子還沒浮出來就被壓下去,突然要發揮創意,當然頻頻當機。好幾次小組練習都遇到無法接起點子也丟不出去,挫折到想直接放棄回家。但最後演練時,身體還是不由自主衝上台,結束後還是會累,但下週又會乖乖現身。

即興之所以吸引人,就是那份開放和可能性吧。

一個半月來,雖然也沒創造出什麼傳世名作(應該更接近敲著打字機的猴子),但隱隱覺得重新充了電。這種電量或許無法帶來世俗的報酬,卻能更接近自己、讓內在更完整一點。

「說No是慣性,可以得到安全感;說Yes是選擇,可以得到一趟冒險」。慶幸當初對嘗試即興劇的直覺說Yes,未來還會繼續說Yes下去也不一定?

--

--

CY
CY

Written by CY

We are the harmless sociopaths.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