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腔濫調

CY
Feb 13, 2023

--

紀杯上課,論及避免陳腔濫調,其中一點是盡量別用成語。很俗。

曾聽多個寫作者或評論者提過這點,但今天才忽然想通,為何有些在國外大受歡迎而引進台灣的小說,我就是讀不下去。除了翻譯腔,另一原因正是譯者的中文修辭欠佳,好幾次翻開書就遇上四字成語大軍迎面襲來,立刻身心不適而棄守。

紀杯再往下說:語言呈現思考,陳腔濫調代表傳統意識形態的框架,但「靈魂該是有皺褶的,而非平滑的反射板,來什麼就反射性的丟個回應」。

文學是以新的方式使用語言來描述事物,是對陳腔濫調的抵抗。不過這可能比薛西佛斯還悲劇?因為如此的追求永遠是在途中,沒有真能將大石推到山頂的一天。

只是對一般人而言,社群媒體時代總有種急切,如果不一直發出聲音自己就像不存在。但經驗要消化沉澱,文字需敲打錘鍊,哪那麼容易天天有新意?所以貌似眾聲喧嘩,多為同義反覆,陳腔濫調之繁盛,表示連換句話說的餘裕都沒有。

會有這種感嘆,大概是對語言有信仰的老派吧?我可能也算屬於他這款老派。

唯一想說的,是在短影音制霸的現在,願意留言一句陳腔濫調,有時純粹出於維繫關係的善意。並非人人都文字宅,有力氣字斟句酌,就算是淺薄而自動化的溫情表態,也未必那麼不堪。

--

--

CY
CY

Written by CY

We are the harmless sociopaths.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