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這個時節,都不免俗想立新目標,期許新的一年更進步。然而絕大部分的新年新希望都無法維持,這也不需要研究數據證實,只要觀察自己和身邊的人就知道。
為何新年新希望的失敗率如此之高?10% Happier 新一集podcast來賓Dr. Laurie Santos說:因為我們許願許錯方式。根據研究和許多親身經驗,她建議大家用自我關懷(self-compassion)的角度來許願,不但能讓我們許下真正對自己好的願望,也更容易長期維持。
進一步可以分成兩個部分:
【許願的內容】
我們很容易因社會期許或同儕壓力,許下「以為想要(但其實不真的想要)」或「以為對自己好(但其實還可能有害)」的目標。一般目標通常聚焦於改變外在成就或環境,似乎認為要讓我們快樂就是要變得更瘦、更美、更成功、更有錢,諸如此類。
就拿錢來說,Laurie Santos提到一個有趣的研究。該研究詢問受試者,覺得年收入多少才足夠到不需要更多?年收30,000美金的人說要到50,000美金,年收100,000美金的人說要到250,000美金,賺越多反而想要更多,所得和期望間的差距還更大,似乎無論再多都不夠。
當然,假如你是月光族,那的確應該多累積一點金錢,以防不時之需。但如果已經物質無虞,只是想要更多快樂,那換個目標可能對你更好。同樣的,如果你運動不足,規律的健身房計畫的確有幫助,但不等於要看起來像IG網美才算達標。事實上,當我們變得更瘦、更美、更成功、更有錢……通常很快會習慣新的狀態,幸福感隨之恢復過去的水平,感覺就跟從前差不多。此時人們往往以為美好感受消失是因為「還不夠多」,於是繼續跳入下一輪的追逐,就像老鼠跑滾輪,永無止盡。
另一種情況則是,以為自己想要某個目標,執行下去才發覺,它並沒有帶來期望的感受或效果,從頭到尾誤會一場,當然就難以為繼。
因此,Laurie Santos建議另一種許願方式:與其只專注外在,不如改變我們的心態、和看事情的角度。如果我們能採用更友善、更溫暖、更常懷感謝的態度來過生活,更能帶來長期幸福感。只是人們通常沒意識到改變心態的好處有多大,所以很少看到這種新年新希望。
這也扣連到第二點:我們到底是用什麼心態在許願?
【許願的動機】
認真檢視會發現,驅動人們許下新年新希望的動機,往往出於對自己的不滿和羞愧:「我這身材太難看,不減肥不行」、「一定是因為我太懶惰才不夠成功,今年要更拚」。這些想法通常都藏著自我厭惡的情緒,刺激人們立下一個比一個嚴苛的目標,彷彿要把自己逼到絕境,並暗自期待靠意志力撐過去。
這種做法通常很耗力,一遇到挫折就容易加深自怨自恨的情緒(「我怎麼就這麼沒用?」、「我這麼容易失敗真的很丟臉!」),源源不絕的自我批判,形成負面循環,累積到某個點,就像橡皮筋繃太緊而斷掉,再也無力繼續。
Laurie Santos建議我們先對自己友善一點。最簡單的作法是「想像至親好友跟我們傾吐同樣的挫折煩惱時,我們會怎麼反應?」我們通常會安撫對方,讓對方看到他們已有的優點或成就,鼓勵對方繼續努力。這就是我們該對自己做的事。
對自己友善,會讓我們更有韌性。知道挫折和失敗難免,不因為事情沒有預期的順利成功就在心裡痛罵自己太爛太弱。反省檢討當然要做,但不必花力氣去處理自厭的負面情緒,就能更快再站起來專注在目標上,更容易讓改變成真。以這種心態努力,在的過程中還能保持正向的幸福感,怎麼看都更划算。
Laurie Santos舉拖延為例。人們之所以拖延多半是怕失敗,為了避免失敗,就乾脆一直不開始,這樣就不需要面對失敗。這點我非常有共鳴。以前我曾遍尋自我成長書籍,想找到方法對治拖延,也從書中得知,我拖延的根本原因是完美主義,一點點失誤就會大肆批評自己,導致行動癱瘓。但這種理智上的理解依然沒能解決困境。直到開始靜心和閉關,從「害怕做錯事的恐懼」中突破,漸漸可以平心看待大小失敗,不再為此過度糾結,才逐步擺脫拖延,行動的果決程度也改善很多。
不論目的地為何,路途往往有顛簸,我們得當自己最好的朋友,給自己溫暖,永遠跟自己站在同一陣線。
說了這麼多,所以自我關懷(Self-Compassion)到底怎麼做?
去年開始,我在每天靜心結束後,會加入一小段的慈心禪(Compassion meditation),包括默念祝福的語句,並想像自己傳遞正面能量給他人的畫面(祝福語不限內容,萬一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可參考影片)。
起初開始做慈心禪,是出於對大環境毫無辦法的無力感。沒多久就發現慈心禪能帶來開放而通暢的感受,做完往往感覺胸口充滿溫暖,就算當天靜心後還殘留無法平息的焦慮煩躁,慈心禪幾乎都能讓整體狀態變得正面。雖然慈心禪的目的並非為了「感覺很好」,而是不論感覺好不好,都能對自己慈悲,不過目前為止這個練習確實對我很有幫助。
所謂「施比受更有福」是真的,就算只是心中祝福,自己也能受益(根本穩賺不賠)。
假如覺得這個方法太佛,一時難以接受,不如先從「用溫暖的方式和自己對話」開始,可應用School of Life提供的七步驟,並建議搭配深長的呼吸,甚至可以友善地拍拍自己的手臂,安撫自己,就像對好朋友那樣。
再退一步,假如以上這些方法實在都做不出來,至少可以回去看看自己許下的願望,是對自己長期有益或其實過度勉強?檢視背後的動機和預設,是真心想要還是受他人影響?從「對自己誠實」開展新的一年,不也很好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