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一兩周心念浮躁,甚至漏了幾天沒靜心。
恰好我很喜歡的佛系心理諮商師(是真的學佛的)Mark Epstein再次上10% Happier Podcast,果不其然有所啟發,想簡要的摘譯分享出來。
隔離期間,Mark和很多人談話,發現許多人都頻繁作夢,包括他自己,而且多是奇異的夢。這時他提到,正念推廣社群有一種忽視念頭和內心情緒的傾向,對這些私密的內在活動,隱約有著不屑一顧的態度。但有些內在的情緒和念頭很重要,於是它們就在夢中出現。
一般而言,正念鼓勵用友善的態度面對情緒和念頭,讓他們自然來去,但並不鼓勵你「看進去」這些情緒和念頭的內容到底是什麼。即便Mark靜心的資歷很長,他說自己在靜心時如果想事情,也會有輕微的排斥感,會很想趕快回到「真正的禪修」。但有天他突然想:為什麼不乾脆就想下去,同時觀察自己到底在想什麼?一轉念,抗拒感消失,反而改變整個練習的品質,不再卡在「禪修的我 vs. 思考的我」的二元對立,可以讓禪修狀態(flow)自然發生。
基本上,念頭是無法控制的。所以,想事情就想吧,然後念頭會消失,然後下一個念頭又升起。
規劃人生,煩惱生活,都是正常的。我們都需要吃飯付帳單,都需要想辦法在社會上生存。唯有當念頭重複出現,而且無法引出有意義的行動時,才表示想太多。此時最可能有效的對治方式,還是正念冥想。當發現同樣的念頭或情緒不斷糾纏,或干擾到其他該做的事,就可以比較嚴謹的正念練習,把自己拉回當下。
Mark的說法,相當程度解答了我讀《臣服實驗》和《覺醒的你》的疑問:所有的念頭都該讓它「過去」嗎?難道內在思考和情緒,都沒有值得審視的嗎?
顯然並非如此。只是要學著辨別,現在的內在反應是什麼?值不值得花時間?如何抱著友善的好奇心觀察,但不沉溺?什麼時候又該把自己拉出來?
從去年內觀回來後,我偶而漏個一天沒做睡前靜心,隔天立刻行禮如儀恢復正常。最近卻感覺能坐的時間變短,過去兩周總共三天沒靜心,躁動感越來越難以忽視。雖然不至於為此自我責備,還是隱約有「哪裡不太對」的感覺。於是想到:為何不純粹先抱著好奇心觀察一下?
於是發現,浮躁背後藏著的是恐懼。即將虛長一歲,還離心目中的理想狀態有好~大一段距離,同時又受限於現實和時機,很掙扎卻遲遲無法突破,因此害怕自己無法離開這個低潮,永遠平庸。即便知道很多事不是自己的錯,羞恥或責備也不會有幫助,仍然難以擺脫比較的心情,和看衰自己的慣性。
浮躁只是表面。我要面對的不是浮躁,也不是硬去坐更長時間的靜心。恐懼才是真正的議題。
雖然困境不會因此解決,但終究是先把問題定義清楚了。好奇心還是很有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