冥想就是那顆紅色藥丸

CY
10 min readFeb 6, 2019

--

這標題有夠不倫不類。

其實是讀了本關於演化心理學和正念冥想的書,書名還蠻聳動: Why Buddhism is True: The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Meditation and Enlightenment。作者Robert Wright是著名作家,專長演化心理學,出過幾本暢銷重點書,包括《性、演化、達爾 文》、《非零年代》 和 《神的演化》。作者根據演化心理學和親身經驗,給(部分)佛教思想及正念冥想提供學理上的支持。目前本書還沒有中文版,但我猜台灣會出,而這篇簡短心得,就姑且當作預告好惹。

(說明:本文寫於2017年10月22日,繁體中文版於2018年12月1日出版,書名為《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:普林斯頓大受歡迎的佛學與現代心理學》)

在講下去之前先聲明幾點:

  • 作者在書中所說的佛教,不包含像輪迴轉世或業力等超自然部分。作者本人不認為自己是佛教徒,也幾乎不參與宗教性儀式。我自己從小生長在佛教家庭,雖然(被迫)參加過各種宗教活動,至今我依然不認為自己算任何教派,也不打算皈依任何東西,而且我對傳教很反感也不打算洗腦別人,大家可以安心繼續和我當朋友謝謝。
  • 不同流派有不同的冥想方式,作者討論的是正念冥想(Mindfulness meditation)。這也是我最開始學的一種,也是目前為止練習最久的,十個月左右。
  • 書中提到非常多不同的心理學研究,但就像幾乎所有科學研究,都無法宣稱100% 證明為真,作者對此也有自覺。不過我們可以選擇相信作者的判斷,給予合理的信心。的確心理學最大的弱點之一,在於驗證不易,很多實驗重做之後卻難以得出相同結論,因此有人會從根本上懷疑心理學的價值,如果你也是這種人,那這本書可以跳過,不過我是不覺得這麼極端的懷疑態度會有什麼幫助啦。
  • 這本書不難讀,但不是純理論,而是牽涉很多直觀的經驗,所以有的主張乍看很反直覺,作者也給了很多例子輔助。建議大家如果讀書不要只挑重點,整個讀完會比較知道主張怎麼來的。

以下進入正文。

一、受苦的理由

屏除超自然部分,這本書主張佛教的核心思想是「我們之所以受苦,是因為我們看不清楚真實的狀況」,就像《駭客任務》 裡人們所見所知都不是真實的。作者主張,這不但是對人類困境的精確診斷,更酷的是佛教還給了讓人覺醒的紅藥丸:冥想。

「受苦」聽起來好像要大災難才算,其實精確來說是「不滿足」,而稍稍觀察一下就會發現,我們幾乎永遠在欲求些什麼。這個不滿足可能很小、也可能很大,但本質上都是無法安於當下,一直處在「想要跟現在不一樣」的狀態,而且幾乎都伴隨著情緒。

以演化角度來說,核心目的就是讓基因存續,所以如果我們太容易滿足,可能不利於生存,假如只吃一餐就覺得夠了而不再覓食,人類大概很難活下來,基因就無法延續。因此我們會持續感到不滿足,持續去追尋。

這個機制本身有其道理,但若只毫無節制的跟從,反而會造成麻煩。甜食就是個好例子。人類為了囤積熱量以利生存,演化出偏好甜食的傾向,但在人類老祖宗的時代,他們能找到的甜食只有水果,就算狂吃也沒多少糖份;現代各種人工食品隨手可得,若不節制就會吃進太多糖,然後造成一堆健康問題以及醫療負擔。

另一個例子是我們「在意他人眼光」的傾向。在古早時候,這有助於和狩獵部落中的其他人建立起人際關係,增加生存率;但現代很多人上台會怯場,也是因為在意他人看法的傾向依然存在,可是情境已經完全不同,所以原本對我們有利的傾向會造成過度焦慮,反而毫無益處。

說起來,演化本能幾乎都帶有情緒或是由情緒驅動,完全順著它很容易出問題。冥想讓我們在這些反應之間拉開一個距離,藉由純粹的觀察,不批判不排斥不壓抑,反而能被本能反應控制,給自己空間。

接著,作者建議更進一步,仔細看看這些情緒到底怎麼運作。

二、情緒和自我感

這幾個主題是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。

認真觀察會發現,「不滿足」幾乎都伴隨情緒而來,「想要什麼」都是為了趨向「正面的情緒」,「不想要什麼」都是為了迴避「負面的情緒」,而作者在此提出「心智模組」(mental modules)理論:當我們的情緒感受被觸發後,會啟動不同的心智模組,而且可能不只一個模組被啟動,但這個過程往往不會在表意識層面被感知,而是等到其中一個模組競爭勝出後,才會被我們「意識到」。試過冥想的人都知道,要專注在呼吸、或是讓自己的心「放空」,遠比預期困難。腦袋裡總是會有各種念頭(夾帶著情緒)橫衝直撞,不但不受控制,越控制通常還越糟。而且這些念頭或情緒來來去去,抓不住也防不了,就像念頭有自己的生命一樣。

書中舉了一個研究案例,這邊我用非常簡化的方式說明實驗過程:讓兩組受試者分別先看恐怖片和浪漫愛情片,看恐怖片的人會偏好去人多的地方,看浪漫愛情片的人會傾向去人少的地方。乍看之下這很平常,我們本來就在不同心情的時候會做不同的事情。但研究人員認為,「心智模組」是更好的解釋。恐怖的感覺引發「自我保護」的心智模組,而浪漫愛情片引發「求偶」的心智模組,於是分別導致偏好人多之處和人少之處的行為。現在,已經有越來越多研究同意這個說法,認為人的心智有很多模組,而且模組之間可能有部分重疊,或是大模組裡面有小模組。

所以,以心智模組的理論來說,實際狀況可能是這樣:我們的行動不是真的由一個有意識的、理性的自我來控制,而是經由外界的刺激觸發,導致各個心智模組先相互競爭,有了結果之後,再由這個「有意識的我」發展出行動的合理化理由。這些模組因為不受到「有意識的我」的掌控,所以我們無法命令或要求自己腦袋裡不出現情緒和念頭。

在心理學界,「心智模組」理論雖仍在發展中,但也越來越受到支持。作者認為,這個理論很能夠解釋,經由冥想所仔細觀察的反應。

矛盾的是,人類有一股強大的自我感(sense of self),彷彿有個像CEO的理性「我」,在駕馭意志和身體。只是現代心理學已經有很多證據指出,情緒對人的影響非常大,甚至可說是行為的主導,而理性「我」能掌控的遠比以為的要少,它的角色也不像CEO,比較像是公關部,當心智模組相互競爭、最後有一組勝出之後,「我」就負責給予合理化的解釋。

舉一個很多人都有的經驗: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個新聞,很激動之下按了轉載,之後才發現新聞有問題。在按下分享鍵的時候,我們通常覺得是因為「這個訊息很重要」,但平心而論,常常是因為這個訊息讓我們感覺高興/生氣/驚訝等情緒,進而驅動轉載的行動。作者自己也承認,以前轉推過Trump的負面新聞,不是因為新聞本身值得轉,而是因為可以打臉對方陣營,佐證自己的觀點正確。畢竟「自己是對的」的感覺很爽,很難抵抗。

話說回來,如果這個有意識的「我」這麼沒用,為什麼演化會發展出這個機制呢?作者認為可能的一種解釋是,在遠古的狩獵採集時代,生存需要依付團體,所以人類有很多社會性的反應,都是為了回應這個需要。有意識的「我」,則是為了在團體當中建立可信度所發展出的機制,畢竟如果連自己為什麼作出某個行為都無法給個交代,其它成員就很難信任你,不會願意把你視為夥伴,那你的生存機率就大大降低。

總之,當了解到構成「我」的元素,並非堅實而不容質疑,「無我」(Not-self)的概念也就不如乍看那樣瘋狂,畢竟我們其實無法控制念頭和感受要不要發生,理性的「我」也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可靠。而這種經驗,也可以視為「空性」(Emptiness)的展現,也就是世間萬物都沒有「固定不變的本質(essence)」。舉個日常的例子,譬如有人會說「東南亞外勞就是好吃懶做」,即暗示了說話者認為,好吃懶做是東南亞移工都有的「恆常不變的本質」,然後就用負面態度面對移工。但這顯然誤會很大。

當然,這並不是要大家面對任何事情都懸置判斷,而是在判斷的時候有個緩衝。我們通常都太習慣快速判斷(別忘了我們自以為理性的判斷,背後常常都是被情緒驅動),判斷之後也不會去質疑,反而常常越來越相信,不然怎麼會有確認偏誤(confirmation bias)呢?

三、無我、空性,還有這些到底能幹嘛?

這是我覺得最難說清楚,但也最佩服作者的部分,畢竟這很難談而且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主題。

現在已經有很多經驗和研究佐證,冥想可以帶來各種實際好處,包括減壓、提高生產力、增強專注力等等,我自己一開始也是為了擺脫手機和社交網路上癮,才開始練習,而且效果超有感,才一個月左右就明顯改善。

但作者之所以寫這本書,並非只是要說冥想有多療癒。真正的企圖,是藉由冥想經驗和心理學論點,佐證佛教兩大核心主張「無我」和「空性」,並且認為了解「無我」和「空性」可以帶來經驗上和意識上的轉變,進而減緩當今社會各種區分敵我(tribalization)的思維和行為。回到本書一開始,作者認為佛教主張我們受苦是因為看不清楚真實,若能藉由冥想,看清楚「無我」和「空性」是世事真正的狀態,我們不但能夠少點受苦多點快樂、有機會成為更良善的人,甚至可以讓世界更好一點點,一石三鳥,何樂不為。

光寫這樣應該會讓人覺得是腦袋壞掉。但請相信作者沒那麼隨便,他起碼花了三四個專章探究無我和空性的細節,並說明演化心理學如何可以支持這兩大主張。這個主題實在很難三言兩語說清楚,基於篇幅限制,我建議大家親自去讀。

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?

經由自己和他人的經驗,我已經相信也體驗到冥想的好處,但看到一個科學類作家,居敢用如此聳動的書名來主張這些事,讓我很好奇。

我自己的興趣從哲學、傳播/社會學、文化理論、行為科學、自我成長書到身心靈,看過各種解釋人類行為的說法,對照觀察自己和他人的反應,可以清楚看到人有多不理性、人性有多不完美。但知道永遠不代表改善,即便理性上了解道理,常常還是無法改變本能的行為模式。於是我曾經得到一個悲觀的結論:人類充滿缺陷的「出廠設定」幾乎無法矯正,用理性教育想要洗掉人性缺陷,效果也有限,一旦碰到引發反撲的點,理性常常無法發揮作用,最近幾年世界上發生各種大小事件就可以佐證。

然後我發現了冥想。當然,不是光冥想就能頭腦靈活每次考試都得一百分,也不能保證一定會讓人變得良善(雖然大部分例子是如此),何況要持之以恆練習也不容易,我自己現在偶爾還會偷懶,但至少這是確實能發展自省能力的方式。最重要的是,這不是概念上、理性上反省,也不是去控制,而是藉著經驗本能反應有多麼不可靠,自然變得不那麼容易被情緒、念頭、感受給帶著走,於是更有機會做適當的應對。

回到這本書,雖然作者相信冥想可以減緩演化的本能,讓我們不再理所當然認為所知所感都是對的,可以發展出更寬容的態度,推動整體社會往正面前進,但作者從未主張冥想能夠解決一切問題 。但畢竟人類面對的各種困境,追根究柢,幾乎都回歸到人自己身上,所以如果冥想可以稍微減緩每個人內在的偏執、緊繃和不理性,有機會少受苦,也少讓他人受苦,我覺得值得一試。

--

--

CY
CY

Written by CY

We are the harmless sociopaths.

No responses yet